殷玉瑶摸了摸她身上的棉袄,还算厚实,不由地松了口气。

于燕秀见状明白她的意思,笑着说道:“不用担心,农场给我们都发了过冬的大棉袄,要不然这个冬天可过不去。”

“你这么小能适应的了吗?”殷玉瑶眼睛里带着关心,声音也柔和了许多:“我看你个子都还没长起来呢。”

“也还行吧。”于燕秀摸了摸辫子,嘻嘻的笑:“我小,大家都挺照顾我的,我也不逞强,能看就干,不能干我也积极反应。在农场也是按劳分配,我劳动的少赚的钱和粮票就少一点,不过相对来说我吃的也少,花费的也不多。反正这一年下来也不用问家里要钱,还能攒两个,挺不错了。”

于燕秀吸溜了口没那么烫的红糖水,满足地眯了眯眼睛:“姐姐,你们画连环画的一定要采风吗?”

“不采风也能画,但是一切基于自己的想象,可能没那么接地气。”殷玉瑶也给自己倒了杯水,坐在了于燕秀的旁边:“业内的一些老师评价我技巧是够的,灵气也有,就是见识不足。这部作品挺重要的,所以下来采风非常必要。”

“其实很多人都挺羡慕你的。”于燕秀年龄小,也没什么心眼:“虽然她们不说,但是我知道。”

见殷玉瑶笑而不语,她不服气地说道:“你不信啊,是真的。大家都是初中高中毕业来的,街道安排不了工作,就必须上山下乡。你同样是高中毕业生,但是有出版社的工作,就是你这次来也是和知青是不一样的,你采风结束想走什么时候都能走,知青不知道得在这片土地上呆多久。”

殷玉瑶是从后世来的,她知道很多知青是带着激昂的干劲来,也有的是政策原因不得不来。以后有了回城政策也不是都能回的,有的真的就留在了当地一辈子。

殷玉瑶看着她,转而问道:“燕秀,你才十六岁,怎么没继续读高中啊?”

“哎,我想读,我妈不让我读了。”于燕秀脸上的笑容没了,多了些惆怅和遗憾,她坐在炕上踢了踢悬空的脚,轻声说道:“我哥要娶对象了,她对象嫌家里人多挤得慌。我妈说家里让我上初中已经很不错了,要是搁村里小学都上不完,还说上了高中也没什么用,白浪费家里粮食不说,一样要上山下乡,不如这会儿给我哥倒地方。”

章节目录